就像第一和第二次企业战争一样,第四次企业战争始于两家对立的巨型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财务目标而爆发的军事力量对抗。2021年,IHAG,一家专注水下运输和技术的巨型企业破产,彼时两家做海洋业务的巨型企业(CINO和OTEC)都企图对IHAG的剩余资产进行敌意收购*,于是两大巨型企业间开始了角力。最初,两家都是常规操作开局:操纵股价和经济战,随着冲突不断升级直至失去控制,两家企业间爆发了全面战争。
热战争
两家巨型企业谁都打不服谁,于是便将战争带入了下个阶段——双方找到更巨型的企业,雇佣他们的军队、购买他们武器——OTEC傍上了军用科技(源自美国,主营武器和安防部队),CINO傍上了荒坂(源自日本,大型安保公司)。军用科技和荒坂作为世界上两家最大的准军事企业,早就因为2020前后结下的梁子憋足了劲想来一仗,CINO-OTEC的冲突正好将这个完美的借口送到了他们嘴边。
作为赛博朋克时代处于绝对顶端势力的大型国际公司,双方派出了数万人的军队,其军事规模堪比二战期间的许多小国。双方都有着极其先进的交通和后勤系统,能够在这个星球的任何地点对敌方实施打击。先进的军事技术和闪电战术的结合使许多国家根本不可能阻止这些非法战争在其境内打响。小规模的战斗很快演变成大规模的决战,两家巨型企业间的几场大战,凡涉及的城市均深陷战乱,战争在全球肆虐。
轨道战争
到了2022年中,涉及飞机、战斗机、坦克、动力装甲和数千名士兵的激战已成常态。针对能源生产和运输系统的阻断攻击在国际贸易中也频繁发生。网络攻击则扰乱了银行,信息和媒体服务。行星轨道差点成为另一个战场——生活在外太空的Highriders也开始使用极具杀伤力的亚轨道“大炮”轰击双方,这类攻击能够一发摧毁大半个小型城市。
尽管双方没有动用到核武器,但全世界正处在已成事实的、预言已久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之中。在这场大战之中,随之而来的是夜之城大屠杀。
夜城大屠杀
2023年8月20日,一未知势力在夜之城位于美国西海岸的荒坂大厦综合区的高层引爆了一枚“口袋核弹”。这枚核弹虽然没有摧毁整个城市,但也将大部分的城镇中心化为废墟,数千人因此丧生。关于是谁引爆了核弹一直没有定论,但一些党派将其归咎于军用科技对于粉碎荒坂集团的过分狂热;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荒坂出于某种自保目的,使用了区域封锁武器。
大战终结
夜之城大屠杀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核爆事件发生数小时内,时任美国总统伊丽莎白·克雷斯宣布军用科技国有化,彻底纳入当时已经非常庞大的美国军方的管控,并无视来自荒坂东京总部要打击报复的威胁,将所有的荒坂势力驱逐出美国国土。其他国家也快速跟进美国的示范,开始国有化或者阻断参战双方的资产。大战终于结束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劫后的余波。
译注:
敌意收购:指收购公司在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不管对方是否同意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收购活动。
区域封锁武器:以地区为目标,使地区不安全,不适合敌方使用或旅行,类似于脏弹。